GBase新闻

专注于数据库软件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成为用户最信赖的数据库产品供应商

论道中国数据库发展:需求驱动创新,实践检验价值

发布时间:2023-09-06

近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中国数据库产业峰会现场,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李战怀带来《需求驱动创新,实践检验价值-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演化》的主题演讲,通过回顾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数据库管理系统因应用需求诞生,强调唯有经过实践检验并体现出价值的技术与产品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在演讲开篇,李战怀教授率先介绍了数据库的起源,他讲到数据库“DataBase”一词最早由美国系统发展公司在为美国海军基地在60年代研制数据中引用,拆解来看数据库就是用来储存和管理数据的基地。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性能进一步提升,为满足和解决实际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最早出现的集成数据存储(Integrated DataStore IDS),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1970年,IBM 研究员Edgar F.Codd发表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Large Shared Data Banks 论文,提出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相继诞生System R、Ingres、Oracle等数据库系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践验证。

在System R数据库开发过程中,Jim Gray等在思考“如何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问题上,提出了事务的概念,即:把数据库中相关的操作看作一个统一的原子操作,这些操作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只要保证每个事务都是一致的,数据库就是一致的。
李战怀指出:事务这一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各类交易场景的真实映射,基于对现实场景的深入思考,解决了数据库的一致性问题,是对创新来源于现实的有力印证。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硬件环境的日臻完善,列式存储、NoSQL-列族数据库、图数据库、文档数据库相继涌现,数据库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等新型领域以及数据库系统架构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李战怀对中国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回顾,对国产数据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他指出:当前,国内数据库市场研发热情高涨,200余家国内企业参与数据库产品研发中、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架构与关键技术方面基本与国外主流的系统一致,局部有创新或特色、人才储备快速增长,涌现了一大批在基础研究或系统开发方面的领军人才,同时培养了一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发人员。但也存在产品稳定性不足、平滑替代不易、生态环境有欠缺等问题。

针对国产数据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李战怀号召国产数据库企业要找准痛点,对症下药;提升内功,补强短板;多管齐下,构建生态;多样需求,多样产品。

演讲最后,李战怀讲到:优秀系统是“系统性努力”的结果,任何努力都值得尊重。数据库作为数字化转型与建设战略的核心基础软件之一,在国家政策牵引,国内数据库产业领军企业、行业客户、合作伙伴、开发者的持续创新,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突破壁垒,开拓出中国数据库产业的自主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