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支撑关键业务,GBase 8s共享存储集群助力国家电网实现2000天稳定运行

发布时间:2025-09-18

作为保障中国88%国土面积电力供应的“能源大动脉”,国家电网正面临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数字化转型考验。这家全球最大公用事业企业需调度11亿用户电力需求,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的现状,让传统IT架构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基于共享存储数据库集群GBase 8s的GBASE南大通用,成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

 

能源信创的“必答题”

当智能电网成为“数字中国”的神经中枢,三大痛点制约调度效率:

1.数据承载需求
调度系统作为电网“大脑”,需实时共享三级架构的数十TB模型数据。新能源电站十年增长5倍,原有架构在TB级数据读写时频频“卡顿”。

2.实时调度压力
新能源的间歇性与不确定性,对电网实时调度的稳定性、响应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3.安全容灾标准
等保四级要求构建跨千里“双保险”容灾体系,实现“数据零丢失(RPO=0)、60秒内恢复业务”。

 

七年合作,三次升级

国家电网与GBASE南大通用的合作是逐步深化、持续共创的过程:

2017年:首次上线即采用“北京-上海”双中心架构,北京部署2个SSC节点+2个CM节点,上海部署1个RHAC节点+2个CM节点,通过全双工异步日志传输技术,有效规避千公里级传输延迟,初步建成国产化数据底座。

2022年:为应对数据量爆发增长,上海节点从虚拟化环境迁移至物理服务器,通过物理化重建方案显著提升存储与计算能力,轻松应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

2023年:顺利完成上海至南京机房搬迁,依托GBase 8s高可用架构,实现业务零中断、数据无缝衔接,再次验证国产数据库在关键场景下的稳定性。

2024年:系统进入平稳运维阶段,如今已支撑超过350个微服务、200+应用,全面覆盖实时监控、调度计划、安全校核、调度管理等四大核心业务,成为电网智能调度的“隐形引擎”。

 

四大能力,经受能源级考验

GBase 8s数据库在以下方面展现出硬素质:

高可用架构
基于SSC(共享存储集群)+RHAC(远程高可用集群)混合架构,实现故障秒级自动切换,严格满足RPO=0、RTO<60秒的能源行业标准,保障电网调度数据如“不倒翁”般稳定存续。

大容量与高性能
依托动态可伸缩(DSA)架构,GBase 8s轻松支撑数十 TB 级数据存储 —— 目前已承载国家电网 50TB 业务数据,单实例包含 34 个数据库;日常并发连接达1000+,峰值突破2000+,读写峰值高达85万次/分钟,完美适配新能源并网的实时调度需求。

超远距离双活
构建北京-上海跨城双活集群,实现上千公里超远距离数据同步。当主中心(北京)遭遇灾难性故障时,灾备中心(上海/南京)可在分钟级完成切换,确保电网调度业务“断不了、能接续”,有效抵御跨区域风险,为全国电网安全运行兜底。

全栈适配与强化功能
全面兼容国产X86_64服务器、华为鲲鹏服务器、麒麟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生态,支持触发器、主外键约束、UDR(自定义函数)等功能,可强制校验“厂站退运日期需在投运日期之后”等业务规则,确保调度数据零误差、既安全又合规。

 

实效见证信创价值

目前,国家电网调度模型库已实现2000+天稳定运行零中断,未发生一次重大故障,在保障电网稳定调度、提升新能源接入效率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全栈国产化架构降低IT运维复杂度,长期运维成本显著优于国外数据库方案,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该项目不仅验证了国产数据库在能源核心场景中的可行性,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信创实践路径。全球最大公用事业企业七年稳定运行、千公里异地容灾、50TB数据承载的现实,已然证明国产技术在能源关键领域的硬实力。从金融到能源,GBase数据库正以多个高要求场景的成功案例,推动国产数据库从“可用”到“可靠”“好用”的跨越。